——2024年17场学术报告回眸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李其荣教授
在百年未有之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盘点2024年,从学术大海中寻找自己,通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学术报告,让大众了解华商精神、华侨华人的作用,让学术交流成为创新的动力。
我先后在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捷克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和玉林市侨联、广东财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汕头大学商学院、重庆大学“红岩讲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澳门城市大学、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大学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恩施政协文化大讲堂等大学与政府机构做了17场学术报告。
一、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华侨华人的独特贡献
10月8日在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4月1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5月8日在浙江财经大学,11月28日在澳门城市大学,6月17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中国-东盟区域国别研究院作了5场学术讲座,报告题目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与华侨华人的独特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积极支持国内公益事业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捐赠国内公益事业的善款高达700多亿元人民币。另外,归侨侨眷知识水平较高,有专业技能,与乡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参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丽水青田华侨通过侨汇、捐赠、百名侨胞(团)助百村、华侨村官等形式反哺桑梓。基于此,报告认为,海外华商投资大陆对我国改革开放有着重要作用。天然的情感纽带与同宗的文化精神,让海外华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重要的参与者与促进者。中国庞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与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东南亚华商的资本和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这些心系祖国的侨商,敢为人先,积极返乡投资兴业,不仅带来国内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坚定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融合。
我认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海外华人艺术家们也为积极推广中华音乐而努力。他们组织了表演团体,如法国的“黄河艺术团”和日本的“黄河女子合唱团”;德国和英国的华侨华人则分别创建了“古风乐团”和“伦敦中乐团”。这些团体都很好地把中国民乐向西方推介,弘扬了中华音乐文化。在舞蹈方面,华侨华人更把舞蹈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华人舞蹈节日,如马来西亚每年一度的舞蹈节已成为该国华人文化的一大盛事。华侨华人更是中外友好关系的助推器。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民间外交日益成为稳定国家关系、传播人民友谊、促进务实合作、开展文明对话的重要渠道和宽广舞台。美国“百人会”、“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等都在促进中外友好交流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常务副院长叶兴艺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本次讲座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严谨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论述,充分呈现了华侨华人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座照片

浙江财经大学报告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华南师范大学南粤讲坛照片

澳门城市大学讲座照片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讲座现场
二、华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
5月8日在浙江捷克研究中心,6月13日玉林师范学院和玉林市侨联,5月14日广东财经学院,5月16日在汕头大学商学院,12月19日在重庆大学“红岩讲坛”,3月14日在恩施职业技术学院,3月15日在恩施政协文化大讲堂等大学和政府机构作了7场讲座,题目:《华商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玉林师范学院和玉林市侨联200余人听了讲座。
首先我详细阐述了华商的定义及其精神内涵,使老师和同学们对华商群体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我强调了华商精神的五大精髓: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勤劳坚韧、吃苦耐劳;团结互助、抱团取暖;感恩之心、情系桑梓;诚信创业、诚毅做人。这些精神不仅是华商成功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经典案例的分享,以小见大,生动地展现了华商的精神特质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贡献,同时以晋商精神和浙商精神为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华商文化的内涵,让在场师生更全面地了解华商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分析华商精神渊源时,我从三个视角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华商精神的深远影响,如儒家思想中的“中和”、“仁爱”等价值观在华商身上的体现。同时,指出了华商网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这一网络不仅促进了华商之间的互助合作,也推动了华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活动。此外,我还分析了华商如何吸收和兼容西方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随后,进一步以各国历史为镜,深入剖析了各国的现代化进程特点,并由此引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及其与华人华侨的紧密联系。我强调,团结、爱国、进取是弘扬华商精神的核心要点,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我的讲述让与会师生对华商精神有了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知,激发了他们对华商群体的浓厚兴趣。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我与听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此外,我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富有洞见的研究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与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李其荣教授的讲述,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华商精神的重要性与价值,以及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更激发了大家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江捷克研究中心讲座照片

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市侨联讲座现场

广东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座现场

汕头大学潮汕经济论坛讲座图片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岩讲坛”照片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讲座照片

恩施文化大讲堂第一讲图片
三、侨资企业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粤浙闽三大侨乡的比较
6月6日在浙江大学干部培基地,6月7日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做讲座,题目是:《侨资企业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粤浙闽三大侨乡的比较》。
侨资企业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广东、浙江、福建三大侨乡,侨资企业不仅在经济上贡献巨大,更在文化交流、技术引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讲座上,我首先介绍了侨资企业的基本情况。认为,从投资来源看,中国香港是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和海外侨商投资中国内地的中转站。东盟国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侨资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地。而欧美地区的新华侨华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规模日益增大,自由港(如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从投资领域来看,侨资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近年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非常明显。
从投资规模来看,改革开放初期,进入我国的侨资企业几乎全是中小规模企业,集中在“三来一补”加工工业,大企业凤毛麟角。如今,许多侨资企业已发展为区域或行业的龙头企业。广东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侨乡,侨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集中分布并快速增长。广东侨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制造和金属制品制造等制造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多来自香港、东南亚和澳门,出口以发达国家为主。企业重视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品牌建设,自主研发和品牌实力较强,对增加税收、提高就业、技术升级和公益事业贡献显着。与广东侨企相比,福建侨企占比历年起伏大,房地产比例高,投资来源更加多样。而浙江是全国重点侨乡,民营经济全国领先,发展最为充分。浙江侨资企业发展中新华侨华人的投资数量增长较快,投资规模从小到大不断扩大,侨资转向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的趋势凸显,并不断从本省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发展中地区推进。李其荣还讨论了侨资企业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对于广东来说,侨资企业推动了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产业竞争力;拓宽了国际市场,加快了广东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于福建来说,侨资企业引领外资,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外贸和对外投资发展;采用先进管理手段,推动了观念更新,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带回了商业经验,形成产业集群,显着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对于浙江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侨资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将为侨资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作为全球和亚洲经济中一支重要力量的海外侨资企业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

浙江越秀外国语大学讲座图片

浙江大学干部培训基地讲座海报
四、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是中马友好的使者——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
11月13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12月16日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做讲座,题目是:《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是中马友好的使者——纪念中马建交50周年》。
首先回顾了中马两国建交50年来的友好合作历程。1974年5月3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马来西亚是东盟成立后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中马关系、中国同东盟关系自此翻开崭新一页。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为推动中马发展繁荣和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我指出,50年来中马两国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频繁,为新时代中马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中马两国共同创建了“两国双园”合作模式,2012年和2013年相继开园,位于中国广西钦州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和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马两国投资合作“两国双园”的旗舰项目,具有开创性。我强调,中马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我介绍了中国人下南洋的历史。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便是东南沿海百姓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地。早在秦汉时期,即有海商进入东南亚的记载。唐宋时期,中国海商遍布东南亚沿海地区,人口往来频繁。15世纪初,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出现华人聚居区。明中后期,政府多次发布禁令限制出海,但由于海外贸易的兴盛,前往东南亚的人口依然有增无减。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并影响至今的移民活动,则是近代以来称为“下南洋”的移民潮。郑和下西洋播撒和平与友谊的种子,青云亭见证了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的历程,鸡场街的底色是中华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巴巴娘惹文化的历史,记载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见证了中马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马来西亚华人总数约为69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6%,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的祖籍大多来自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民族。我从7个方面讲述了华侨华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远渡重洋回国参加革命;二是积极参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是华侨华人是马来西亚经济现代化的先驱者;四是坚持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五是马来西亚华侨华人通过传统节日或风俗习惯、传统民间信仰等,弘扬与传播中华文化,六是为中马关系发展牵线搭桥;七是投资兴业,捐资助学。最后,李其荣教授总结说,马来西亚是海外华侨华人聚居最多的国家之一。
百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人漂洋过海,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艰苦创业,繁衍发展,为马来西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种族和睦作出了重要贡献。中马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两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曲交流交融的华彩乐章。华侨华人是中马友谊与合作的使者、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
讲座结束后,北京外国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李伟华博士对此次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从华人劳工到推动中马文化交流的使者,马来西亚华人华侨所作的贡献不容忽视。同时,进行华人华侨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有着积极意义。李伟华老师说,李教授凭借其在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和丰硕研究成果,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

北京外国语与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讲座图片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讲座现场
五、华侨华人在中法友好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
7月17日,在马来西亚“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作讲座,题目是:《华侨华人在中法友好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由新纪元大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陈六使研究所策划执行的“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在2024年7月17日迎来第三十一场讲座。我担任主讲嘉宾。此次讲座报名吸引了校内外师生的参与,近一百名师长、研究生及社会大众一同出席聆听,参与交流。本次的讲座,我从历史视角出发,通过视野开阔的观点,现实鲜明的举例,诠释了我对“华侨华人在中法友好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研究重点。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的华侨华人在法兰西土地上艰苦创业,事业上有很大发展,华侨华人在中法友好关系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争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其中3000人定居法国,成为最早一批旅法侨民。华侨华人情系桑梓,大爱无疆,具有家国情怀。已经在法国安身立足的华裔不只满足于经济上的成功,而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充分享受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当地政治生活。华侨华人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华侨华人是大力发展华文教育,举办中法交流论坛,传播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民间的节庆活动增进中法友谊,华文媒体出版中法文刊物,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我为大家作了一场内涵丰富的学术研究讲座。听众及主持人在问答环节积极与主讲人交流,此次讲座由新纪元大学学院的王淑慧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大学“陈六使弘毅国际讲坛”线上讲座照片
学术是我的安身之命,我的生活哲学是:从工作中寻觅快乐,从学术大海中找到自己。新年即到,愿幸福像阳光一样洒满你的每一天。
审阅人:魏文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