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彭南生做客名师讲坛 再思考辛亥民族问题

发布时间:2011-04-26

发布者: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朱逸超)4月26日晚,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南生教授走进“百年求索·名师讲坛”,以“辛亥革命时期民族问题的再思考”为题,在九号楼报告厅为广大同学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彭教授从清初民族政策上的“五大弊政”讲起,指出清朝入关以来“剃发、易服、圈地、投充、逃人”的政策造成了民族隔离,从而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祸根。而随后清廷炮制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更是激化了满汉民族矛盾,从而被清末的早期革命者所利用,为煽动排满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使革命派在论战中占据优势。彭教授指出,当时的反满口号以民族主义感动上流社会,以复仇主义感动下层人民,使其达到了宗教信仰的程度,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后,彭南生教授讲解了“五族共和”提出的意义以及辛亥革命的重大价值,他总结道: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革命者实现了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内在转换,体现出民族主义在“反满”与“反清”、“反专制”上的内在一致性,是民族主义内在张力和革命者的角色转换使民族观念进一步发展,并最终由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纪元。

在讲座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有同学询问当代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区别。对于这一问题,彭教授指出,他个人认为两者具有一致性。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复合型民族国家,实现了大民族主义,爱国就是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两者的内涵根本一致。他同时强调,如今民族问题复杂而敏感,希望广大学子能够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理性爱国。

同学们对彭教授的精彩讲座和睿智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并赠送了鲜花。讲座结束后,仍有许多同学没有离场,与彭南生教授继续讨论相关问题,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