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会议纪要丨清人文集与清代经学高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2-04-20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 陈冬冬)4月1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研究所和社科处联合主办的清人文集与清代经学高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二十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名学者与会。

1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逸夫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开幕式上,历史文献研究所张固也教授担任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享教授及社科处吴海涛副处长分别致辞。张固也教授谈及文献所延续张舜徽先生研究清代经学的学术传统,对董恩林教授《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致以敬意与感谢;另对子课题负责人天津师范大学杨效雷教授的逝世深表悲痛,全场默哀致敬。魏文享教授代表学院对所有与会学者表示欢迎,认为经学之变、经义之解一直与时代相连相通,重大项目的推动既有助于深化清代经学研究,也在引导学术团队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吴海涛副处长在讲话中再次介绍董恩林教授《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指出该项目的第一步是编成约500万字的《总目》,第二步是辑录出约5000万字的篇目汇编,第三步是出版至少一部论文集,而本次会议正是该项目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大会主题报告分三场举行。开幕式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黄爱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方向东教授及王锷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董恩林教授分别就“国家清史工程文献整理述要”“点校本《十三经注疏》点校过程及体会”“清人文集与经学”“清人文集经义整理与价值论析”等论题发表主题报告。

在此后的三场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分两个会场,围绕各自新近研究,同大家展开了充分交流。

第一场分组讨论,主要集中于《春秋》学、《诗经》学等相关问题的考辨。其中,华中师范大学黄觉弘教授剖析了孔继涵《杜谔<春秋会义>所引书目》所存“失序”“遗漏”“误增”“讹误”之问题,考证详实。山东大学吴柱教授分享了清人文集所见《左传》训诂的五个例子,令人惊叹其读书之精。湖北大学何海燕教授通过梳理唐诗序跋中有关《诗经》的话语,厘清了《诗经》在清代诗歌理论中的作用,可谓主题新颖。南开大学李晶副教授通过《春秋经》异文对地理地望进行考辨,运用甲骨地理考释、音韵学等理论,诠释了文献考证的多重方法。

在第二场分组讨论中,来自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十余名学者发表了精彩报告,主题多样,涉及礼法关系、经学转向、经学中的礼学、校读实践等多个议题。其中,清华大学高思达研究员以龚自珍对“《春秋》折狱”的认识考察“家-国”视野下的礼法关系。山东师范大学李文昌老师从理学官僚角度看清代前中期的经学转向,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经学与考据学的关系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王锐副教授通过区分柳诒徵与《学衡》学派其他留洋人士的不同,体现柳诒徵重建儒家思想与“事”的学术理念,阐发了新史学承担的道德功能。本场其他学者也为大家带来了极富价值的相关研究。

第三场分组讨论,主要集中于经学文献、学术思想研究等方面。其中,天津师范大学李伟强博士探讨了何秋涛《一镫精舍甲部稿》对郑玄爻辰说的研究,为我们开拓了新的学术视野。武汉大学古籍所韦胤宗研究员发表了对冯班相关著述的详细考略,还交流分享了在国内外图书馆查看古籍的经验。此外,其他学者也就相关议题发表演讲、展开讨论。

16日下午,继三场分组讨论后,举行了大会闭幕式,董恩林教授致闭幕辞。他指出,此次论坛上,各位中青年学者积极讨论、相互切磋、敢于指正,展现出新一代研究者的风貌,并号召与会学者共同努力,期冀清人文集与清代经学研究收获硕果。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

                                         审核人:魏文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