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中心

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

一场具有广度和深度的人文讲座

发布时间:2008-04-29

发布者:余娟 沈凤捷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关于《东西方文化异同之探讨》的专题报道

应历史文化学院李其荣教授的邀请,2008年4月28日下午,新西兰易学研究院院长甘开萬博士在8401教室作了以《东西方文化异同之探讨》为题的讲座。出席讲座的有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和洪山区侨联主席喻建设,以及研究生、本科生200余人。甘开萬博士是新西兰籍著名华人,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报告会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玉德教授主持。

这次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首先在探讨东西方文明不同起源的基础上,即东方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西方文明起源于游牧社会,从社会意识、社会制度、社会道德、精神信仰、自然意识、思维模式六个角度分别说明了东西方文明的特点,进而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共性。

具体说来,其差异性表现在:①东方古代唯物主义,西方古代唯心主义; ②东方思维天人合一,西方思维人神分离; ③东方哲学感性认识,西方哲学逻辑推理; ④东方认识的性本善,西方认识的原罪说; ⑤东方注重集体主义,西方注重个人主义; ⑥东方重视感情关系,西方重视法律关系; ⑦东方意识圣人情结,西方意识上帝崇拜;⑧ 东方文化的包容性,西方文化的进攻性。其共性表现在:①社会意识—— 男性社会,精英意识,忧患意识;②社会道德—— 合作,互助;③个体意识—— 博爱,仁慈;④心理取向—— 追求至善。

二、从易学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源头、发展及其特点。甘博士认为中华文化起源于“易”,把阴阳五行这些概念用于人体,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把这套理论用于自然,就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学;把这套理论用于社会,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儒学。另外,他也总结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即:①在宇宙观上,宇宙二元论,阴阳太极学说;②在自然观上,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③在思维上,朴实辩证法,整体,宏观,抽象;④在心理上,天人感应,因果报应,圣人崇拜⑤在道德观上,礼义,仁爱,信誉,秩序,忠孝;⑥在政治上,君主制度,中庸之道,精英治国;⑦在认识论上,贯穿古代唯物主义。

三、通过分析易之智慧、易之原理、易之结构与内涵来探讨易的科学性,他认为“易”中具有宇宙普适定律,现代科学及科学仍无法解释的现象一般在易中都有所体现,不过,“易”对人性心灵深处的探索,对人性完美至善的心理追求并没有建立明确的心理标准,因此,古代中华文化只有信仰而没有宗教,这给海外宗教进入中国提供了机遇,这可以说是“易”的唯一缺憾。

四、通过分析易与医、道、儒的关系来探讨中国的宗教和中华文化的价值及走向。同时,他还具体论述了全盘西化对人性心理、社会道德、自然和谐、家庭和睦的危害,指出应以易之哲学思想和理论来指导实践,以现代科学方法来获得研究的准确性和确定性,使得中华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甘博士以其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并结合时政生动而又深入地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异同。报告会后,甘博士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最后由李其荣教授做了精彩的点评。李教授认为,甘博士的讲座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甘博士的讲座体现了海外新华侨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既认同西方文化,又认同中华文化;李教授倡导同学们要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多听人文讲座,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