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研究>正文

安平秋先生与历院师生共品“无韵之离骚”

发布时间:2009-06-19

发布者: 编辑: 来源:院研究生会 浏览次数:

通讯员张海珍桂凯6月18日晚8点,安平秋先生再次抽出时间,在1204室为我院师生作了司马迁的文笔——《史记》作为历史文献在写作上的特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董恩林老师主持。

安先生主要讲了《史记》作为历史文献在写作上的三个特点。

一是为求信史而着力于细节与对话。安先生引用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话开场,列举了《史记》中的大量记载,详细说明了司马迁为求信史而追求文笔的鲜明生动。如《李斯列传》中描写赵高策划与胡亥、李斯篡权的事件,把赵高的狡黠、权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安先生引清人评价说“而立胡亥处,节节与赵高反覆,神情相照,权术不相上下,如观相扑,如听面谈,文心文笔,两者兼之。”

二是叙事不虚美,不隐恶,富有表现力。安先生以《伯夷列传》为例,讲述司马迁用一串反问直抒胸臆;以《屈原列传》、《伍子胥列传》为例,讲述司马迁在篇末表达自己的感情;以《晁错列传》中邓公批汉景帝诛晁错为例,讲述司马迁借助他人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以《李广传》、《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传》中李广与卫青的事迹对比为例,说明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之中;最后以范雎入秦时的生动故事为例,讲述了司马迁富有感染力的文笔。

三是剪裁详略有当,语言古健有个性。安先生详细讲述了《季布栾布列传》中记载的季布栾布二人的生平事迹,充分表现了文章内容的详略得当。《五帝本纪》世系无有,《夏本纪》、《殷本纪》无年代有世系,《周本纪》周厉王始有年代可考,说明司马迁根据实际材料记载有重有轻。以《陈涉世家》中陈涉的语言,《周昌传》中周昌的语言为代表,讲述了《史记》语言的个性。

安先生最后引用日本学者斋藤正谦的话总结《史记》,说道“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安先生还向大家推荐了《史记》中为“千金之珍”、“连城之宝”的一些篇目,建议大家仔细阅读。

最后,董恩林老师作了总结。他高度评价了安先生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同时要求同学们读书不要局限于字词,要从字面意思复原当时的场景,体会背后的涵义。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对《史记》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司马迁的写作文笔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学到了深入阅读古文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