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本科生活动

传其道,解其惑:历史文化学院“迈向名师”训练营——普通话比赛经验分享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2-05-03

发布者: 来源: 浏览次数:

 

(通讯员卜晓芳)4月30日晚,历史文化学院“迈向名师”师范生基本职业技能训练营——普通话比赛经验分享会于1号楼1201教室举行。本次分享会由教育学院2019级本科生、2021年湖北省“百生讲坛”金牌主讲人刘璇主讲,历院各级师范生参加,旨在分享朗诵的相关知识,提升师范生朗诵技能。

(图一:刘璇介绍朗诵)

分享会伊始,刘璇介绍了朗诵的内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刘璇在分享会现场通过亲身示范,向学生们展示了朗读与朗诵的区别,二者在表达对象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与朗读相比,朗诵的对象都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朗诵是用艺术化的声音来塑造艺术形象,是一种为韵文作品服务的表达形式。

(图二:刘璇播放朗诵视频)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刘璇强调了朗诵前需要做的准备。首先是把握自己的嗓音特点,从情绪起伏的程度、情绪的连贯、气息运用的变化以及作品的长度四个维度来判断自己的当前水准,选择适合自己的朗诵材料。朗诵材料应该主题鲜明、情绪高扬,符合活动的主基调。其次是深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切忌囫囵吞枣、望文生义,歪曲原作的思想;在朗诵的时候,需要深刻、细致地感受作品,

进入角色,进入情境,唤起听众的情感,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

(图三:刘璇分享经验)

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分为停顿、重音、语速和句调四种。刘璇通过与现场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大家亲身体验了四种表达手段的使用技巧。停顿分为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三种,根据作品的语法结构、思想感情以及内在含义来选择适宜的方式。语速是指说话和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联系的紧松。刘璇指出,朗诵的速度是与文章的想象内容相联系的,一般来说,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分享会进入尾声,刘璇向大家分享了相关诗朗诵的网站和公众号。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职前能力的形成性训练,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属于专业性训练,重在养成。作为一名师范生,要做到口语表达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词语运用规范,能有条理地阐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得体,手势、表情、姿态符合教师职业角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