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正明讲坛”(第二期)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主楼301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良渚文化神徽的新解读》,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宋亦箫教授主讲,刘固盛教授、黄尚明教授担任评议人,王洪强老师担任主持人。
宋亦箫教授的演讲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神徽的基本特征及研究前史;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神徽之兽面乃龟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鲧、禹的天神性及其与龟之关系;第四部分主要探讨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关系及越地的大禹传说;第五部分主要讨论西亚创世神话与鲧、禹之关系及良渚文化中的外来文化;第六部分主要阐述玉礼器上刻“大禹操龟”神徽之功能。
在第一部分中,宋亦箫教授指出神徽基本特征:神人脸面作倒梯形。重圈为眼、宽鼻、阔嘴。头上戴有羽冠。上肢形态为耸肩、平臂、弯肘、五指平张叉向腰部。下肢作蹲踞状 。在神人的胸腹部以浅浮雕突出威严的兽面纹,重圈为眼,宽鼻、阔嘴、嘴中有獠牙。神人及兽的身上密布卷云纹。
接着,他又对相关研究前史进行回顾,目前学术界已达成的共识为神徽乃神人与兽面的复合人兽母题,可看作是神人驾驭神兽的形象。主要分歧在于:关于神人,有伏羲 、天神 、天神太一(天极神) 、太阳神等不同说法;关于神兽,有猪 、龙 、虎 、牛 、鸟 、龟不同说法。
在第二部分中,宋亦箫教授指出,神徽下部的兽面,并非完整具象的神兽形,仅夸张地突出了其重圈状的两只大眼、宽鼻、阔嘴、结实粗大的兽爪以及肢体上密布的卷云纹或称回纹。他又对阿城、徐峰二位学者的“神徽兽面乃龟形”学术观点进行了回顾,并对此表示赞同。
在第三部分中,宋亦箫教授梳理了鲧、禹的天神性。在他看来,无论鲧和禹是一开始纯然为天神后来附加了人事,即神话的历史化,还是起初为人王,后来附着上神性神迹,即历史的神话化,都脱不掉他们身上弥漫的神功和神迹。
在第四部分中,宋亦箫教授首先回顾了董楚平、陈剩勇、吕琪昌三位先生对于良渚文化与夏文化之关系的研究。他们推断因良渚文化末期海侵事件的发生,良渚人群的重要一支北迁到中原创造了夏文化,良渚文化与夏文化是源与流的关系。宋教授又提出,良渚文化神徽“伯鲧御龟”或“大禹操龟”的主要形象的鲧或禹,他们是良渚人的祖神,随着良渚人的北迁而带到中原并成为夏人的始祖、形成鲧禹治水传说。
同时,他指出,海侵过后的太湖流域,后来形成了吴越文化。越人自称是禹后,在越文化分布区,流传着大量的大禹传说和故事,遗留下大量的崇禹祭禹遗迹和遗物。
在第五部分中,宋亦箫教授分析了西亚创世神话与鲧、禹之间关系,他认为鲧、禹是水星神(水神)哀亚(Ea)和木星神马杜克(Marduk)的符合者。随后,他又提出,既然源自西亚的昆仑神话可以传到良渚文化,那同样源自西亚的创世神话马杜克乘混沌孽龙神话,也可以传到良渚文化中。这其中,鲧、禹神话吸纳的是西亚创世神话,而良渚文化神徽,则形象地反映了大禹或伯鲧操龟的神话意蕴。
在第六部分中,宋亦箫教授对玉礼器上刻“大禹操龟”神徽之功能进行解读,他认为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可以强化玉礼器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的功能;二是营造祖神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保佑他的子民的神秘氛围;三是可以强化玉琮作为通天的昆仑的象征寓意。
随后,宋亦箫教授又对神徽中的神人,是鲧还是禹进行讨论。基于越地祭祀和供奉的是大禹,夏人也是奉大禹为始祖和夏朝的创立者,再加上西亚也有大禹的符合者马杜克乘混沌孽龙的故事和图像等因素,因此,他认为神徽更应命名为“大禹操龟”。
最后,宋亦箫教授总结到,自良渚文化中期以来,良渚人自大汶口文化吸收引进域外的哀亚和马杜克创世神话,将创世神的神格融入本民族的祖神鲧、禹身上,形成父子始祖神鲧、禹神话,并将大禹和他的化身龟琢刻在各式玉器上,构成“大禹操龟”神徽。简言之,良渚文化神徽是“大禹操龟”神话意象。
刘固盛教授和黄尚明教授先后高度评价了宋亦箫教授所作报告。他们一致认为,本文结合考古学、人类学、神话学、图像学等学科,从多个角度对良渚文化神徽进行解读,提出了新观点,值得肯定。同时,刘固盛教授表示,宋亦箫教授在充分尊重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研究范式,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黄尚明教授补充到,宋亦箫教授视野开阔,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等不同角度对良渚文化神徽进行新解读,这一研究路径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在提问环节,在座同学各抒己见,踊跃发问,宋亦箫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王洪强老师作总结发言,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